深圳安多尼教堂?
1. 安藤忠雄设计的,不是天主教教堂。安滕是清水混凝土建筑的代表性人物,他设计过很多教堂(包括天津的圣母堂),但这是他是首次用混凝土结构来表现“拱”这一元素,所以被称为“清水混凝土拱结构的实验品”——这个名词的确切英文意思是The experiment of concrete arch structure in “water-proof” way 。
2. 这栋建筑属于美国南本德教会(South Bend Church of America),该教会在中美洲和北美拥有很多信徒。这栋大楼于1984年开始建造,1986年完工,由安藤担任建筑师兼结构工程师,负责设计和指导施工。
3. 这个项目的资金来源是美国南本德教会的教徒们。在建设过程中,由于预算不足安藤甚至自掏腰包投入资金以使工程继续下去。项目建成之后受到日本建筑界的赞誉,并被授予了多项著名建筑奖项。
4. 这个项目虽然号称“教堂”,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宗教功能。根据安藤本人的解释,他的设计理念来源于圣保罗大教堂(Paul’s Cathedral),他要为人类建立一个“没有限制的、超越国界的、人人皆可使用的神圣的空间”(an unlimited, borderless and holy space for all)。因此这个项目实际上是一个非宗教性质的精神文化场所——它既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堂,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品。
5. 在设计阶段,安藤将建筑分为两个部分:被玻璃墙包围着的“体”,以及位于正中间的“顶”。通过使用不同材质的墙体和天窗,安藤希望给进入者带来一种置身于“教堂”中的感官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