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的名人有哪些?
巴蔓子,忠勇义烈,自刎保城。公元前361年,巴国受到邻国苴(jū)国的进攻,巴王请秦出兵救援,秦王提出割让三城为代价。巴王为了保全国土,忍痛应允。将军巴蔓子率巴军与秦军共同击退苴军之后,拒绝了分城给秦的要求。秦王大怒,再次派兵来讨,巴蔓子深知无力对抗强秦,无颜再对国人,便自刎巴王帐前,以头谢罪。秦王深敬巴蔓子大节,厚葬其头颅,巴王亦以全尸厚葬,葬于巴蔓子故里重庆江北,在墓上建祠,后人称之为“刎颈将军庙”以示纪念。
吴三桂,清初“三藩”之一,封平西王。早年镇守云南,与吴有党一起镇守永昌(云南保山),击蛮、攻缅、剿反,威镇西南二十余年。清康熙十二年(1673年)受“削藩”之诏,起兵叛乱,据守云南、贵州、四川三省,后与清军相持八年。中后期迁都成都,又退据重庆,自称周王,年号“周圣”,结果病死,葬于重庆南滨路上。
甘国宝,清朝“三朝元老”,官至两江总督、太子少傅。康熙十二年(1673年)平吴三桂之乱时,率军“首破仙霞关”,平定闽中,累官至江西巡抚、工部尚书、礼部尚书,后又任两江总督。平吴三桂之乱后,随师归老,葬于重庆南坪的桃子山前。
邹容,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先行者,1902年考入南学会,次年赴日本留学,写了《革命军》,出版后,孙中山为之题词“欢迎爱国青年”。1903年被清政府租界当局逮捕入狱,次年病死狱中(一说惨遭狱卒私刑闷杀),时年21岁,安葬于朝天门下罗汉寺外江中沙洲上(今渝中区南纪门清溪口邹容村一带)。
卢作孚,中国船王,中国近代史上的现代化事业家,西部科学事业的奠基人。1928年,任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,经过30多年艰苦奋斗创立了中国近代西部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,并在水运基础上,发展了工业、农业、教育、科学、文化、社会事业,为西部地区的近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。著有《工作的解释》、《工程与工作》等。其创办的民生企业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良好的效益和品牌的影响。
聂荣臻,共和国元帅,开国第一大将。1937年,卢沟桥事变爆发,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,与师长林彪率部开赴抗日前线,于平型关首战告捷,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。1939年,组建晋察冀军区,任司令员兼政委,建立和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。1948年调任华北军区第1兵团司令员,率部解放北平、天津、绥远等地区。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。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,1992年逝世,骨灰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。其故居位于江津德感场。